抖圈官网

现有电力系统怎样应对挑战? “变”在那里?
2021-12-20

焦点阅读:古板电力系统支持新能源高比例清静并网的消纳能力、知足用户侧多元化用能需求的互动能力、“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运行的协同能力和电力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互济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究竟“新”在那里?现有电力系统将面临怎样的厘革和挑战?哪些要害手艺将为新型电力系统保驾护航?在202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新型电力系统”成为被频仍提及的年度“热词” 。

“变”在那里?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预计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将实现‘70/80/90’目的,即到2060年,电能消耗比重抵达70%,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抵达80%以上,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抵达90%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指出,届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将成为主体电源,发电量占比将抵达60% 。

舒印彪透露,凭证中国工程院最新研究效果,到2060年,我国仍将保有一定比例的煤电和气电,电量比重为10%左右,使用小时数将下降到约1500小时,装机容量约为7亿-8亿千瓦 。“基于我国的能源特征,这些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施展兜底保供、辅助和调理服务的作用,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依赖零碳、负碳手艺举行中和 。”

除电源结构的转变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司理张智刚体现,与古板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的用能模式、电网形态和运行机理也将爆发重大转变 。“在用能方法上,漫衍式能源系统、虚拟电厂、具有V2G功效的电动汽车等交互式用能设施大宗涌现,许多用户侧主体兼具生产者和消耗者的双重属性;在电网形态上,大电网向交织流混连偏向深入生长,微电网、漫衍式能源、储能和局部直流电网等新的电网形态与大电网互通互济、协调运行,形成以大电网为主导、种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名堂;在运行机理上,以机械电磁装备为主的高转动系统将演进为以电力电子装备为主的低转动惯量系统 。”

“难”在那里?

面临一系列重大厘革,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满平展言,目今,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仍然面临诸多难题 。“一方面,要害焦点手艺和装备依旧受制于人,大规模新型储能本钱还较量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基础也不扎实;另一方面,顺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系统和电价机制尚有待完善,严重的自然灾难、网络攻击等非古板的电力系统清静问题日益凸显 。”

张智刚也指出,针对电源、负荷的新特征,古板电力系统支持新能源高比例清静并网的消纳能力、知足用户侧多元化用能需求的互动能力、“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运行的协同能力和电力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互济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

详细到源、网、荷、储的差别环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司理刘启宏体现,在“源”测需要提供越发无邪的接入手艺和接口要领;在“网”侧需要建设越发快速的盘算能力和调理手段;在“荷”侧需要挖掘越发柔性的互下手艺和事情渠道;在“储”侧则要实现越发高效的动态平衡和优化条件 。

“解”在何方?

重重挑战待破,究竟应该怎样发力?

张智刚指出,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所需的焦点手艺,现在仍需要增强科研攻关 。例如,在系统清静稳固方面,应重点增强新能源储能自动响应、全电磁暂态仿真、清静防御及韧性提升等手艺攻关,全方位提升电力系统清静稳固剖析和控制能力;在电力电量平衡方面,则要重点强化平衡基础理论和要领工具、大容量储能、新能源功率准确展望等手艺攻关,解决多时点标准电力电量平衡难题;在能源电力深度脱碳方面,需要聚焦高精度碳评估与计量、碳捕获使用与封存等手艺攻关,推动实现能源电力系统举行排放 。

舒印彪以为,未来,新能源将与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储能、氢能等配合组成清洁能源供应系统,形成“普遍互联、智能互动、无邪柔性、清静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增添电力系统的弹性 。

“着实,数字电网是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 。”刘启宏以为,数字电网通过“电力+算力”的融合,可以成为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营服务的要害载体 。“在能源生产环节,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的新型电力系统重大性和控制难度显著增大 。数字手艺将增强新能源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增进新能源充分消纳 。在能源供应环节,调理和控制掩护系统必需应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转变和动态历程,急需探索数据驱动的新要领、新路径 。为此,可以借助超强的算力和算法,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清静稳固运行的基本问题 。而在能源消耗环节,数字手艺可以一直引发供需互动能力,成为建设现代供电服务系统的要害包管 。”

(泉源 北极星输配电网)

推荐新闻
网站地图